1990 年 – 1994 年
- 第一次牛市:1990 年 12 月 19 日至 1992 年 5 月 26 日,上证指数从 96.05 点涨到 1429 点,历时 2 年半,涨幅达到 14.8 倍。
- 第一次熊市:1992 年 5 月 26 日至 1992 年 11 月 17 日,仅半年时间,股指从 1429 点下跌到 386 点,跌幅高达 73%。
1992 年 – 1994 年
- 第二次牛市:1992 年 11 月 17 日至 1993 年 2 月 16 日,从 386 点开始,到 1558 点只用了 3 个月,大盘涨幅高达 303%。
- 第二次熊市:1993 年 2 月 16 日至 1994 年 7 月 29 日,伴随着新股不断发行,上证指数逐步走低,在 777 点展开长期拉锯后失守,到 7 月 29 日股指跌至 325 点,此轮熊市使上市公司数量急速膨胀。
1994 年 – 1996 年
- 第三次牛市:1994 年 7 月 29 日至 1994 年 9 月 13 日,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,1 个半月股指涨幅 200%,最高达 1052 点。
- 第三次熊市:1994 年 9 月 13 日至 1995 年 5 月 17 日,股价炒高后下跌,到 5 月 17 日股指回到 577 点,跌幅接近 50%。
- 第四次牛市:1995 年 5 月 18 日至 1995 年 5 月 22 日,因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,3 天时间股指从 582 点上涨到 926 点。
- 第四次熊市:1995 年 5 月 22 日至 1996 年 1 月 19 日,短暂牛市后股市重新下跌,至 1996 年 1 月 19 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 512 点,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。
1996 年 – 2001 年
- 第五次牛市:1996 年 1 月 19 日至 1997 年 5 月 12 日,崇尚绩优成为主流投资理念,在深发展、四川长虹等绩优成长股带领下,股指回到 1510 点。
- 第五次熊市:1997 年 5 月 12 日至 1999 年 5 月 18 日,在绩优股充分炒作后,股指跌至 1047 点,且股市扩容持续疯狂进行。
2001 年 – 2008 年
- 第六次牛市:1999 年 5 月 19 日至 2001 年 6 月 14 日,“5・19” 行情中网络概念股喷发,上证指数推高到 2000 点以上,创出 2245 点的历史最高点,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大发展。
- 第六次熊市:2001 年 6 月 14 日至 2005 年 6 月 6 日,因股权分置改革,股指从 2245 点一路下跌到 998 点。
- 第七次牛市:2005 年 6 月 6 日至 2007 年 10 月 16 日,股权分置问题解决、人民币升值、公司业绩增长、QFII 等诸多利好支撑,大盘从 998 点涨到 6124 点,涨幅 513.49%。
- 第七次熊市:2007 年 10 月 16 日至 2008 年 10 月 28 日,制造业和地产等支柱产业泡沫显现,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股指从 6124 点狂跌至 1664 点。
2008 年 – 2014 年
- 第八次牛市:2008 年 10 月 29 日至 2009 年 8 月 4 日,四万亿救市计划等使大盘资金面宽松,上证指数最高上涨到 3478 点。
- 第八次熊市:2009 年 8 月 5 日至 2014 年 7 月 21 日,资金耗尽后熊市展开,连续五年下跌,无像样反弹,交易清淡。
2014 年 – 2015 年
- 第九次牛市:2014 年 7 月 22 日至 2015 年 6 月 12 日,指数跌穿 2000 点后有抄底资金进入,“一带一路” 推出、国企改革推进等因素使大盘从 2000 点左右涨到 5178 点。
- 第九次熊市:2015 年 6 月 12 日至 2024 年 9 月24日,牛市后期融资、配资使泡沫短时间吹大,后续资金无法维持成交量,大盘一路下跌,个股多次跌停,多数投资者被深度套牢。
牛市规律
- 3600点阻力位:自2016年以来,3600点被视作A股的重要阻力位,2024年的快牛行情中,沪指接近3600点时,市场情绪开始受到压制。
- 牛市的进二退一模式:A股的牛市通常不是直线拉升,而是进二退一,一步一个台阶上涨。
- 政策牛的启动与收尾:2008-2009年四万亿刺激政策启动,宏观政策收紧收尾;2014-2015年货币政策转向,定向降准和全面降息,监管降温措施收尾;2019-2021年央行超预期降准启动,美国无限量QE持续。
- 市场情绪与成交量:大牛市往往伴随着市场情绪的高涨和成交量的放大,如2024年10月8日成交额创历史新高。
- 板块轮动:牛市中不同板块轮动,如2005-2007年受益于制造业和房地产的板块表现突出,2014-2015年“一带一路”、互联网题材板块涨幅居前。
- 牛市的终结:牛市的终结往往与政策调控、市场过热、系统性风险增加有关,如银行贷款入市的通道关闭可能成为牛市终结的导火索。
- 存款搬家与杠杆资金:牛市中,存款搬家和杠杆资金的流入是重要推动力,但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。
- 历史上的超级牛股:牛市中,业绩好的股票通过业绩增长刺激股价上涨,业绩不佳的通过重组刺激股价上涨。
- 政策导向与市场逻辑:政策导向对市场逻辑有重大影响,如2024年9月24日以来的政策组合拳改变了市场预期,推动风险偏好快速修复。
熊市规律
- 市场情绪与大众心理:熊市往往在市场狂热中孕育,疑惑中形成,麻木中发展,悲观中成熟,绝望中结束。
- 经济基本面与市场脱节:2005年的熊市中,上市公司整体利润负增长,与宏观经济高增长、低利率、低通胀的背景形成背离。
- 政策与市场改革:2005年的熊市中,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并未立即提振市场,反而出现了“加速下跌-反弹-再下跌”的深度熊市。
- 市场风格转换:在长期风格偏小盘的阶段,如2008-2016年,如果市场出现底部反转,小盘风格可能会阶段性回撤或滞涨,而大盘风格往往表现更强。
- 市场调整的持续时间与幅度:2024年3月,市场调整已持续三年,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45%。
- 底部特征:底部的到来往往是悄无声息的,市场在绝望中诞生,底部信号不易察觉。
- 人性弱点与投资行为:投资者在市场高位容易忽视风险,而在低位错过机会,贪婪与恐惧、追求即时满足、羊群效应等人性弱点影响投资决策。
- 历史规律与未来展望:历史显示,熊市终将被牛市取代,危机时刻往往是重大历史机会,A股的每一次大跌底部在未来都成为新一轮起点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