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流行音乐34 年

阅读5天前发布 和风
0 0

以下是中国近 34 年流行音乐的变化和重要事件的时间脉络纪要:
1990 年:中国大陆的传媒以及传播媒介对流行音乐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,流行音乐呈现多样化特点,传统音乐传媒形式如广播和电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音乐杂志兴起。
20 世纪 90 年代: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受益于新兴传播媒介,如录像带、卡拉 OK 等。
2000 年至 2010 年: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规模逐渐扩大,音乐人才不断涌现。
2010 年至 2020 年: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流行音乐传播提供更广阔便捷的途径,音乐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重要推广渠道。
2023 年:自 1 月 8 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施行 “乙类乙管”,流行音乐线下活动复苏,上半年举办上百场流行音乐节,“十一” 期间音乐节超过 60 场,全年国内音乐节超两百场。周杰伦、TFBOYS 等众多知名歌手举办演唱会,网络带货主播也开起了 “演唱会”,如 “小杨哥演唱会”。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 7.26 亿,近 7 成网民的生活离不开网络音乐。李荣浩《乌梅子酱》席卷全国,刀郎《罗刹海市》引全民讨论,AIGC 伸向音乐领域,AI 孙燕姿 “发行” 众多歌曲。华语乐坛有不少高亮时刻,也有低谷,如李玟去世,以及绯闻、假唱等风波引发对艺人艺德的讨论。此外,还有 “科目三” 爆火等事件。
2024 年:腾讯音乐榜呈现出流量与品质趋同的特点,上榜歌曲和歌手获得用户和专业的双重肯定。华语乐坛的快餐热歌式微,品质有回暖趋势。

 

1990 年中国流行音乐特点

 

20 世纪 90 年代,中国社会稳定,经济高速发展,流行音乐呈现出多样的特点。此时,非政治性歌曲增多,音乐创作摆脱了极 “左” 思潮的政治化影响。
这一时期,流行音乐的创作风格和演唱风格更加多元。例如,朱哲琴的新世纪风格歌曲《阿姐鼓》《央金玛》等作品,将民间部落音乐和电子音乐相结合,注重和声性,淡化旋律性。同时,从整个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来看,这一时期是中国流行歌坛发展的高峰期、鼎盛期。涌现出诸多个性化、特色性较强的演唱风格,如说唱、流行爵士等。
当时的传播媒介也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助力。电视媒体的音乐节目,如《音乐汇》《经典咏流传》等成为人们了解流行音乐的重要窗口。录音带和光盘等物质载体的盛行,带动了音乐产业的发展。广播电台也为流行音乐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,人们可以通过广播获取最新的流行歌曲和音乐信息。

 

20 世纪 90 年代流行音乐传播媒介

 

20 世纪 90 年代是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崛起的时期,传播媒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电视媒体是重要渠道之一,每个家庭的电视机让人们习惯通过电视观看音乐节目和视频。央视的《音乐汇》《经典咏流传》等节目,以及 MTV 等音乐频道,拓宽了流行音乐的传播途径。
录音带和光盘等物质载体也是关键手段。由于当时互联网发展不成熟,人们通过购买录音带和光盘获取音乐作品,唱片店成为购买音乐的主要场所,带动了音乐产业发展。
广播电台同样重要,当时广播电台每天播放音乐节目的同时,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类型的音乐频道,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需求,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共享音乐的平台。

 

2000 年至 2010 年中国流行音乐人才情况

 

2000 年至 2010 年这十年间,华语乐坛可谓人才辈出。谢霆锋、周杰伦、王力宏、阿杜、SHE、容祖儿、潘玮柏、朴树、胡歌、庞龙、水木年华、Xin 乐团、Mayday 等众多歌手纷纷崭露头角。
谢霆锋以《因为爱,所以爱》颠覆了人们对偶像的认知,用帅气外表和动人歌声征服娱乐圈。周杰伦的出现更是具有革命性,其原创音乐和多元曲风备受关注,如《双节棍》《爱在西元前》等歌曲引领潮流。阿杜的《离别》《撕夜》等作品也迅速走红。
同时,陶喆将欧美流行 R&B 风格引入华语乐坛,王菲以《容易受伤的女人》开启了辉煌的音乐之旅。内地方面,刘欢、那英也分别成为乐坛的重要人物。

 

2010 年至 2020 年流行音乐传播途径

 

2010 年至 2020 年,流行音乐的传播途径发生了显著变化。
电视机依然是重要的传播渠道,电视歌曲大赛、春节联欢晚会等节目继续为流行音乐提供展示平台。同时,电脑网络的普及使得在线音乐平台迅速发展,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音乐。
歌厅卡拉 OK 依然受到欢迎,人们可以在其中一展歌喉。此外,MP3 播放器逐渐被智能手机取代,手机播放成为主流,一大批网络歌手应运而生。
例如,通过酷狗音乐、全民 K 歌、抖音等应用,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和分享音乐,传播范围接近全民化。

 

2023 年中国流行音乐线下活动

 

2023 年,中国流行音乐线下活动丰富多彩。
3 月 26 日,老狼北京演唱会在五棵松凯迪拉克中心举行,这是疫情后北京的首场线下演唱会,也是 2023 年全国第一场流行音乐演唱会,一万多张门票在一周内被抢空。
此外,还有众多音乐节在全国各地举办。例如,9 月徐州的《国潮音乐嘉年华》,毛不易线下连唱 6 首原创;10 月 28 日至 29 日在南京举办的《江豚音乐嘉年华》,以更具吸引力的音乐表现形式、文化质感的线下场景和贴近主流消费群的衍生活动,为乐迷带来视听盛宴。同时,全国各地在国庆节期间也举办了众多音乐节,如镇江、邯郸、黄山等地的音乐节,吸引了大量乐迷参与。

 

2024 年华语乐坛品质趋势

 

2024 年,华语乐坛呈现出回归品质内容的趋势。
通过腾讯音乐榜年度榜单可以看出,“快餐热歌” 的数量大幅下滑,听众对劣币驱逐良币的乐坛乱象逐渐厌倦,市场渐趋理性。此外,腾讯音乐榜 2023 年度榜还呈现出 “分化” 的趋势,即榜单的多元性更加丰富。
虽然我们难以回到 20 年前的华语乐坛,但行业需要直面这种真实的 “分化”,接受这种多元性,期待一个百花齐放的华语乐坛。例如,腾讯音乐由你榜的年度十大歌曲,涵盖了多种风格和主题,展现了华语乐坛的不同面向。

 

综上所述,中国近 34 年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从传播媒介的变化到人才的更迭,再到音乐风格和活动形式的多样发展。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事件,共同构成了中国流行音乐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。

 

 

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,随着时代的变迁,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。以下是中国近 34 年(1990 年至 2024 年)流行音乐的变化和重要事件纪要:

 

流行音乐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社会、文化、技术等。以下是中国近 34 年(1990 年至 2024 年)流行音乐的变化和重要事件纪要,由于内容过多,我将为你提供前 10 年(1990 年至 1999 年)的内容 01234。

 

 

  1. 1990 年
    1. 1 月,广州 “新音乐” 研讨会举行,“下海” 成为热门话题,流行音乐界开始出现独立制作、包装和发行的趋向。
    2. 9 月,第 11 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。刘欢和韦唯共同演唱的《亚洲雄风》风靡全国,这首歌曲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。
    3. 毛阿敏、李玲玉、那英、艾敬、朱桦、田震、屠洪纲等歌星经过海内外音像公司的重新包装后,又以新的面貌重登歌坛。
    4. 内地乐坛形成北京、广州两大音乐阵营,原创音乐开始发力。
  2. 1991 年
    1. 社会发生巨大变化,引发思想变革潜流。刘欢的演绎电视剧片尾曲《不能这样活》是徐沛东、张藜为农村题材所创作歌曲之一,歌曲张力十足,歌中反映经济发展大潮下的一些矛盾和改变,产生强大共鸣。
    2. 中国正深入改革,新潮事物不止音乐。卡拉 OK 全国火爆,BB 机开始出现,呼啦圈风靡大街小巷,电影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上映。
    3. 黑豹乐队在香港、台湾发行了首张专辑《黑豹》,其中包括歌曲《Don’t Break My Heart》《无地自容》;吉他手李彤作曲,作词并担任主唱的摇滚青年窦唯,那时才 22 岁。
    4. Beyond 乐队在香港乐队中已站稳阵脚,成功登顶。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的生命接触演唱会,是 Beyond 播放率最高的一场演唱会。这场演唱会让 Beyond 成为首个在红馆开演唱会的摇滚乐队。
    5. 香港 “四大天王” 时代正式拉开帷幕,刘德华、张学友、黎明、郭富城四人以龙卷风般令人窒息的姿态垄断 “十大中文劲歌金曲”,无以复加。
  3. 1992 年
    1. 邓小平发表重要 “南方谈话”,为当时暮气沉沉的中国社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。
    2. 北京涌现了魔岩、大地、红星、正大、新星座等外资或中外合资唱片公司,也有星碟、银碟等私营公司。多形式的唱片公司为歌手们提供了更多机会。
    3. 中歌榜每年举办一次颁奖,被誉为内地历史最长、业界及听众心中最具权威度和公信力的华语流行音乐排行榜,每周评选 40 首榜上歌曲并发布推荐新歌。
    4. 毛宁推出了《请让我的情感留在身边》《晚秋》,成为当时号召力最强的歌手之一。
  4. 1993 年
    1. 中国歌曲排行榜由北京音乐台创立,与台湾金曲奖、香港十大劲歌金曲、十大中文金曲共同见证了华语文艺界最具春秋之象、战国之势,也是最有活力的流行乐坛的光华。
    2. 出现了一大批由内地音像公司制作推出的新偶像,如广州的杨钰莹、周艳泓、高林生、林依轮,北京的陈红、陈琳、潘劲东、谢东、孙悦,上海的王焱、甄凌、石云岚等。
    3. 林依轮签约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,推出个人首张专辑《爱情鸟》。
    4. Beyond 乐队的主要创作人兼主音歌手黄家驹在日本做电视节目时严重跌伤,一周后去世。
  5. 1994 年
    1. 5 月,魔岩三杰发布专辑:窦唯的《黑梦》,何勇的《垃圾场》,张楚的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》。香港红馆第一次被非娱乐明星攻陷,中国摇滚达到了巅峰。
    2. 郑钧发行了专辑《赤裸裸》,销量达到 100 万张,成为各大榜单的榜首,一夜之间风头无两。
    3. 校园民谣也不逊色,高晓松这一年写出了《同桌的你》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》,捧红了音乐偶像老狼,中国民谣的一代目诞生了。
  6. 1995 年
    1. 高枫创作并演唱的《大中国》红遍全国,这首歌也成为了高枫的代表作之一。
    2. 那英演唱的《白天不懂夜的黑》成为了她的代表作之一,这首歌也让那英的音乐事业更上一层楼。
    3. 田震演唱的《执着》成为了她的代表作之一,这首歌也让田震的音乐事业更上一层楼。
  7. 1996 年
    1. 11 月 9 日晚,北京,首都体育馆,《1986-1996 中国内地流行乐坛十年回顾》演唱会在这里举行。这是一场群星大聚会,也是一场里程碑式的演唱会,展现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创作最好的十年间,音乐人辛勤耕耘结出的硕果。
    2. 韩磊演唱的《走四方》红遍全国,这首歌也成为了韩磊的代表作之一。
    3. 孙楠演唱的《红旗飘飘》红遍全国,这首歌也成为了孙楠的代表作之一。
  8. 1997 年
    1. 香港回归祖国,香港乐坛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这一年,许多香港歌手如张学友、刘德华、郭富城、黎明、郑秀文等发行了重要的专辑,他们的音乐作品广受欢迎,推动了华语音乐的国际化。
    2. 内地乐坛的崛起: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内地乐坛也开始崭露头角。一些内地歌手如田震、那英、毛宁、杨钰莹等发行了重要的专辑,他们的音乐作品在内地广受欢迎,为内地乐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    3. 音乐风格的转变:1997 年的乐坛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音乐风格,如 R&B、Hip-Hop 等,这些风格的音乐作品开始受到年轻人的喜爱,推动了华语音乐的多元化发展。
    4. 音乐产业的变革: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音乐产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。这一年,一些音乐网站和在线音乐服务开始出现,为音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。
  9. 1998 年
    1. 《相约 1998》是由靳树增作词,肖白作曲,那英、王菲在 1998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歌曲,收录在那英 1998 年 4 月 15 日发行的专辑《征服》中。
    2. 《红豆》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,由林夕作词、柳重言作曲,最早收录于王菲 1998 年 10 月发行的专辑《唱游》中。1999 年,该曲获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。
  10. 1999 年
    1. 1 月,朴树发行首张个人专辑《我去 2000 年》。
    2. 9 月,张宇发行专辑《雨一直下》,同名歌曲《雨一直下》由十一郎填词、张宇谱曲,迈克尔・汤姆森编曲,收录于张宇 1999 年 9 月 1 日发行的专辑《雨一直下》。
    3. 7 月 7 日,五月天发行加入滚石之后的第一张专辑《第一张创作专辑》,并在同年,第四任鼓手冠佑加入。
    4. 蔡依林发行首张个人专辑《Jolin 1019》,正式出道。
    5. 香港二人组合 Snowman 出道,郭伟亮成为香港超级制作人,创作和制作了无数金曲。
    6. 容祖儿发行首张个人专辑《Joey》,并在五年后开始垄断香港乐坛最受欢迎女歌手。
  11. 2000 年
    1. 周杰伦发行首张个人专辑《Jay》,正式出道。
    2. 孙燕姿发行首张个人专辑《孙燕姿同名专辑》,正式出道。
    3. 梁静茹发行首张个人专辑《勇气》,正式出道。
  12. 2001 年
    1. 4 月 21 日,首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在深圳举行,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以流行音乐为主的综合性音乐大奖。
    2. 9 月 22 日,第 2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举行,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。
  13. 2002 年
    1. 刀郎凭借《2002 年的第一场雪》《情人》《冲动的惩罚》等歌曲迅速走红,成为中国内地流行乐坛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    2. 网络歌曲开始兴起,《老鼠爱大米》《两只蝴蝶》《丁香花》等歌曲在网络上广泛传播,成为了当年的热门歌曲。

 

 

一、1990 年

 

  1. 摇滚乐的兴起:黑豹乐队在香港、台湾发表了首张专辑《黑豹》,其中包括歌曲《Don’t Break My Heart》《无地自容》。
  2. 亚运歌曲的创作:第 11 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,亚运歌曲的创作成为流行音乐界的重要活动,如《亚洲雄风》《亚洲的太阳》《黑头发,飘起来》等。

 

二、1991 年

 

  1.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:内地流行音乐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,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歌手和作品,如毛宁的《涛声依旧》、杨钰莹的《我不想说》等。
  2. 香港流行音乐的繁荣:香港流行音乐继续保持繁荣,“四大天王” 刘德华、张学友、黎明、郭富城开始崛起,他们的歌曲在华语地区广泛传播。

 

三、1992 年

 

  1. 流行音乐市场的多元化:流行音乐市场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,除了流行歌曲外,摇滚乐、民谣、电子音乐等也开始受到关注。
  2. 音乐选秀节目的出现:音乐选秀节目开始出现,如《青歌赛》等,为年轻歌手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。

 

四、1993 年

 

  1. 流行音乐的商业化:流行音乐的商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,唱片公司、音乐制作公司等开始注重市场推广和营销。
  2. 内地流行音乐的崛起:内地流行音乐开始崛起,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歌手和作品,如那英的《白天不懂夜的黑》、孙楠的《红旗飘飘》等。

 

五、1994 年

 

  1. 音乐风格的融合:音乐风格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,如流行音乐与摇滚乐、电子音乐等的融合。
  2. 音乐奖项的设立:音乐奖项的设立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,如 “金曲奖”“音乐风云榜” 等。

 

六、1995 年

 

  1. 网络音乐的兴起: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网络音乐开始兴起,为音乐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渠道。
  2. 音乐产业的发展:音乐产业的发展更加规范化和规模化,唱片公司、音乐制作公司、演出公司等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。

 

七、1996 年

 

  1. 音乐市场的竞争加剧:音乐市场的竞争加剧,歌手和作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。
  2. 音乐版权保护的加强:音乐版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,相关法律法规开始完善。

 

八、1997 年

 

  1. 香港回归:香港回归祖国,香港流行音乐与内地流行音乐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加强。
  2. 音乐风格的创新:音乐风格的创新不断涌现,如 R&B、Hip-Hop 等音乐风格开始受到关注。

 

九、1998 年

 

  1. 音乐产业的调整:音乐产业开始进行调整,一些唱片公司和音乐制作公司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。
  2. 音乐市场的细分:音乐市场的细分更加明显,不同类型的音乐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。

 

十、1999 年

 

  1. 音乐数字化的发展:音乐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,数字音乐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唱片。
  2. 音乐选秀节目的繁荣:音乐选秀节目继续繁荣,如《超级女声》《快乐男声》等,为年轻歌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。

 

2000 年

 

  • 轮回乐队参加央视新千年元旦晚会,成为首支登上 CCTV 的摇滚乐队。
  • 林忆莲的《至少还有你》流行。
  • 第一届迷笛音乐节举行,成为中国摇滚青年的乌托邦。
  • 张惠妹因在陈水扁就职仪式上领唱台湾 “国歌” 而遭大陆网友批评,内地发展势头减弱。

 

2001 年

 

  • 雪村的《东北人都是活雷锋》广泛流传,“翠花,上酸菜” 成了当年的流行语。
  • 中国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音像制品企业新索音乐成立。

 

2002 年

 

  • “野蛮” 成风,《I Believe》走红,多人翻唱。
  • 崔健发起真唱运动。

 

2003 年

 

  • 周杰伦的《东风破》火爆,“中国风” 开始盛行,歌坛进入周杰伦时代。

 

2004 年

 

  • 刀郎的《2002 年第一场雪》震惊业内。
  • 超级女声选秀节目举办,次年推出李宇春等新偶像,达到巅峰。
  • 周杰伦携《龙拳》上春晚。

 

2005 年

 

  • 《老鼠爱大米》《两只蝴蝶》《猪之歌》等网络歌曲迅速蹿红,网络歌曲成现象。
  • 北京流行音乐节创立,后逐渐形成规模,请来大量欧美知名乐队、歌手。
  • 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》公布,“假唱” 被禁止。

 

2006 年

 

  • 周杰伦、费玉清的《千里之外》家喻户晓。
  • 美国著名音乐杂志《滚石》(Rolling Stone)中文版创刊,崔健上封面,后历经波折退出中国。
  • 摇滚活化石 “滚石” 乐队上海开唱,场内八成老外。

 

2007 年

 

  • 各种音乐选秀节目继续火爆,为乐坛输送了一批新人。

 

2008 年

 

  • 北京举办奥运会,相关主题歌曲受到广泛关注。

 

2009 年

 

  • 数字音乐进一步发展,在线音乐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获取音乐的重要途径。
  • 不同风格的歌手和乐队不断涌现,音乐市场更加多元化。

 

这十年间,中国流行音乐在风格、传播方式、市场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。音乐风格更加多样,除了传统的流行、摇滚、民谣等,R&B、Hip-Hop、电子音乐等风格也逐渐受到欢迎。网络的发展使得音乐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,网络歌曲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选秀节目为新人提供了展示平台,也影响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。同时,音乐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,歌手和作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。

 

 

以下是 2000 年至 2009 年中国流行音乐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变化:

 

2000 年

 

  • 轮回乐队参加央视新千年元旦晚会,成为首支登上 CCTV 的摇滚乐队。
  • 林忆莲的《至少还有你》流行。
  • 第一届迷笛音乐节举行,成为中国摇滚青年的乌托邦。
  • 张惠妹因在陈水扁就职仪式上领唱台湾 “国歌” 而遭大陆网友批评,内地发展势头减弱。

 

2001 年

 

  • 雪村的《东北人都是活雷锋》广泛流传,“翠花,上酸菜” 成了当年的流行语。
  • 中国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音像制品企业新索音乐成立。

 

2002 年

 

  • “野蛮” 成风,《I Believe》走红,多人翻唱。
  • 崔健发起真唱运动。

 

2003 年

 

  • 周杰伦的《东风破》火爆,“中国风” 开始盛行,歌坛进入周杰伦时代。

 

2004 年

 

  • 刀郎的《2002 年第一场雪》震惊业内。
  • 超级女声选秀节目举办,次年推出李宇春等新偶像,达到巅峰。
  • 周杰伦携《龙拳》上春晚。

 

2005 年

 

  • 《老鼠爱大米》《两只蝴蝶》《猪之歌》等网络歌曲迅速蹿红,网络歌曲成现象。
  • 北京流行音乐节创立,后逐渐形成规模,请来大量欧美知名乐队、歌手。
  • 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》公布,“假唱” 被禁止。

 

2006 年

 

  • 周杰伦、费玉清的《千里之外》家喻户晓。
  • 美国著名音乐杂志《滚石》(Rolling Stone)中文版创刊,崔健上封面,后历经波折退出中国。
  • 摇滚活化石 “滚石” 乐队上海开唱,场内八成老外。

 

2007 年

 

  • 各种音乐选秀节目继续火爆,为乐坛输送了一批新人。

 

2008 年

 

  • 北京举办奥运会,相关主题歌曲受到广泛关注。

 

2009 年

 

  • 数字音乐进一步发展,在线音乐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获取音乐的重要途径。
  • 不同风格的歌手和乐队不断涌现,音乐市场更加多元化。

 

这十年间,中国流行音乐在风格、传播方式、市场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。音乐风格更加多样,除了传统的流行、摇滚、民谣等,R&B、Hip-Hop、电子音乐等风格也逐渐受到欢迎。网络的发展使得音乐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,网络歌曲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选秀节目为新人提供了展示平台,也影响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。同时,音乐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,歌手和作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。

 

 

2010 年至 2014 年,歌曲质量逐渐下降,尽管如此,最炫民族风创造了神话,成为广场舞最标准的歌曲,红到国外。小苹果也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歌词成为当年最火的歌曲。

2010 年至 2024 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变化和重要事件如下:

 

  • 2010 年: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自媒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音乐模式,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媒体发表自己的音乐作品,使音乐作品更加多元化。
  • 2011 年:这一年的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样化,包括流行、摇滚、电子、民谣等。其中,王菲的《匆匆那年》、筷子兄弟的《父亲》等歌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。
  • 2012 年:“最炫民族风” 横空出世,响遍全中国广场,《中国好声音》第一季让华少的超快口播火热出圈,更让音乐成为了全民话题。李宇春用《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》唱尽青春,将内地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收入囊中。潘玮柏带来创新性的《24 个比利》,当年他也斩获港台地区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;而 “亚洲舞娘” 蔡依林的全新舞曲《大艺术家》也助力她拿下港台地区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和年度金曲奖 6。
  • 2013 年:这一年的流行音乐更加注重情感表达,歌词也更加深刻。其中,王铮亮的《时间都去哪儿了》、田馥甄的《你就不要想起我》等歌曲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。
  • 2014 年:随着音乐选秀节目的热播,一批新人歌手开始崭露头角,如邓紫棋、张碧晨等。同时,电子音乐、说唱音乐等小众音乐类型也逐渐受到关注。
  • 2015 年:数字音乐平台的崛起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,音乐市场更加繁荣。这一年,薛之谦的《演员》、李荣浩的《李白》等歌曲成为了热门金曲。
  • 2016 年:音乐类综艺节目持续火爆,如《我是歌手》《中国新歌声》等。同时,一批独立音乐人开始受到关注,他们的音乐风格更加独特,歌词也更加贴近生活。
  • 2017 年:中国有嘻哈的热播,让说唱音乐成为了主流,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欢这种音乐形式。
  • 2018 年:这一年,偶像养成类节目《偶像练习生》和《创造 101》的热播,让一批年轻的偶像歌手开始受到关注,如蔡徐坤、杨超越等。同时,一些经典歌曲的翻唱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,如林俊杰的《醉赤壁》。
  • 2019 年:这一年,音乐市场更加多元化,各种音乐类型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。同时,一些新人歌手也开始崭露头角,如陈雪凝、隔壁老樊等。
  • 2020 年:受益于行业对音乐版权的重视,华语音乐行业新创作者大量涌现,全年新歌数量成倍增长,行业 “原创力” 进一步提升。从用户消费层面来看,垂类曲风的音乐通过与流行音乐的融合、借力,逐步从小众走进了主流视野。单曲播放量排名最高的 1 万首华语新歌中,六大垂类曲风(说唱、国风、摇滚、民谣、R&B、电音)歌曲数量共计 1186 首,较 2019 年的 793 首同比增长 49.6%。其中,国风类歌曲 551 首,说唱类歌曲 404 首,远高于其他,继续领跑 10。
  • 2021 年:在流行音乐持续高热的同时,节奏布鲁斯、世界音乐、雷鬼、爵士等 “小众音乐” 在云村的播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。截至 2022 年初,网易云音乐平台上,品质热歌《这世界那么多人》有 1540 万人收藏,国风音乐《牵丝戏》深受垂类人群喜爱,优质作品的正版翻唱《初恋》收获数万评论 11。
  • 2022 年:音乐综艺仍是音乐市场持续升温的主要动力之一。整体来看,在播放量破千万的综艺歌曲里,近三年发行的新歌在全部演唱歌曲中的占比首次超过了 50%,综艺音乐的内容消费进一步从 “经典内容” 向以原创歌曲为核心的 “新生内容” 转移 10。
  • 2023 年:这一年,短视频平台成为了音乐传播的重要渠道,很多歌曲通过短视频平台走红,如《早安隆回》《挖呀挖》等。同时,一些老牌歌手也开始回归,如周杰伦、王菲等。
  • 2024 年:AI 技术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一些 AI 创作的歌曲开始受到关注。同时,音乐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,歌手们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听众。

 

2010 年至 2024 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变化和重要事件如下:

 

  • 2010 年: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自媒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音乐模式,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媒体发表自己的音乐作品,使音乐作品更加多元化。
  • 2011 年:这一年的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样化,包括流行、摇滚、电子、民谣等。其中,王菲的《匆匆那年》、筷子兄弟的《父亲》等歌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。
  • 2012 年:“最炫民族风” 横空出世,响遍全中国广场,《中国好声音》第一季让华少的超快口播火热出圈,更让音乐成为了全民话题。李宇春用《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》唱尽青春,将内地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收入囊中。潘玮柏带来创新性的《24 个比利》,当年他也斩获港台地区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;而 “亚洲舞娘” 蔡依林的全新舞曲《大艺术家》也助力她拿下港台地区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和年度金曲奖 6。
  • 2013 年:这一年的流行音乐更加注重情感表达,歌词也更加深刻。其中,王铮亮的《时间都去哪儿了》、田馥甄的《你就不要想起我》等歌曲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。
  • 2014 年:随着音乐选秀节目的热播,一批新人歌手开始崭露头角,如邓紫棋、张碧晨等。同时,电子音乐、说唱音乐等小众音乐类型也逐渐受到关注。
  • 2015 年:数字音乐平台的崛起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,音乐市场更加繁荣。这一年,薛之谦的《演员》、李荣浩的《李白》等歌曲成为了热门金曲。
  • 2016 年:音乐类综艺节目持续火爆,如《我是歌手》《中国新歌声》等。同时,一批独立音乐人开始受到关注,他们的音乐风格更加独特,歌词也更加贴近生活。
  • 2017 年:中国有嘻哈的热播,让说唱音乐成为了主流,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欢这种音乐形式。
  • 2018 年:这一年,偶像养成类节目《偶像练习生》和《创造 101》的热播,让一批年轻的偶像歌手开始受到关注,如蔡徐坤、杨超越等。同时,一些经典歌曲的翻唱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,如林俊杰的《醉赤壁》。
  • 2019 年:这一年,音乐市场更加多元化,各种音乐类型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。同时,一些新人歌手也开始崭露头角,如陈雪凝、隔壁老樊等。
  • 2020 年:受益于行业对音乐版权的重视,华语音乐行业新创作者大量涌现,全年新歌数量成倍增长,行业 “原创力” 进一步提升。从用户消费层面来看,垂类曲风的音乐通过与流行音乐的融合、借力,逐步从小众走进了主流视野。单曲播放量排名最高的 1 万首华语新歌中,六大垂类曲风(说唱、国风、摇滚、民谣、R&B、电音)歌曲数量共计 1186 首,较 2019 年的 793 首同比增长 49.6%。其中,国风类歌曲 551 首,说唱类歌曲 404 首,远高于其他,继续领跑 10。
  • 2021 年:在流行音乐持续高热的同时,节奏布鲁斯、世界音乐、雷鬼、爵士等 “小众音乐” 在云村的播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。截至 2022 年初,网易云音乐平台上,品质热歌《这世界那么多人》有 1540 万人收藏,国风音乐《牵丝戏》深受垂类人群喜爱,优质作品的正版翻唱《初恋》收获数万评论 11。
  • 2022 年:音乐综艺仍是音乐市场持续升温的主要动力之一。整体来看,在播放量破千万的综艺歌曲里,近三年发行的新歌在全部演唱歌曲中的占比首次超过了 50%,综艺音乐的内容消费进一步从 “经典内容” 向以原创歌曲为核心的 “新生内容” 转移 10。
  • 2023 年:这一年,短视频平台成为了音乐传播的重要渠道,很多歌曲通过短视频平台走红,如《早安隆回》《挖呀挖》等。同时,一些老牌歌手也开始回归,如周杰伦、王菲等。
  • 2024 年:AI 技术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一些 AI 创作的歌曲开始受到关注。同时,音乐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,歌手们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听众。

 

 

2010 年至 2014 年,歌曲质量逐渐下降,尽管如此,最炫民族风创造了神话,成为广场舞最标准的歌曲,红到国外。小苹果也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歌词成为当年最火的歌曲。

 

2015 年至 2017 年,歌曲的质量逐渐回升。

 

2018 年,内地流行乐坛走过了蓬勃的四十年。

 

2020 年,近十年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进程及发展现状的研究综述表明,自上个世纪二、三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萌芽之后,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。早期的流行音乐处于 “地下” 传播模式,以改革开放为节点,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期,研究范围不断扩展。

 

2021 年,关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在不断深入,出现了更多关于民族化进程、各时期代表人物、多种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内容。

 

2023 年,中国流行音乐呈现出多样化的音乐类型、增加的音乐人才数量、新兴的音乐平台和海外市场的开拓等现状。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更加专业化的音乐教育、多元化的音乐创作风格等。

 

2024 年截至目前,中国流行音乐仍在不断发展变化,不断涌现出新的音乐人和优秀作品。

 

 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